歷年會議

2022第六屆會議花絮

2022第六屆會議花絮

2022第六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首次線上免費舉辦。

在疫情依然嚴峻的狀況下,仍希望讓所有微生物體領域研究的專家持續交流最新研究趨勢,邀請了4位專家學者與我們一同展望2025新未來。

 

以下全文由 環球生技 撰稿

第六屆亞洲微生物體論壇(Asia Microbiome Conference, AMC)在線上熱烈開展,由中研院生化所、臺大醫院、圖爾思生技共同舉辦,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微生物體專家分享最新研究趨勢,國外專家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于君、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黃曦,分享微生物體與大腸直腸癌和腸胃道疾病的最新研究與臨床應用趨勢。國內專家邀請到國衛院副研究員高承源、成大生理所助理教授吳偉立分享微生物體與發炎性腸道疾病(IBD)、自閉症的分子機制,以及找到未來有望成為新世代微生物療法的菌株。

大會主席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致詞表示,微生物體對人體非常重要,不僅是我們的第二基因體(second genome),也是第二大腦(second brain),掌握微生物體,才能更精確地掌握健康與疾病。

現今,全球對微生物體的關注,已超越對基因體的關注,微生物體可說是補足精準醫療的最後一塊拼圖。


香港中大于君:多面向解析微生物體與大腸直腸癌 臨床應用可期

香港中文大學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于君教授,介紹微生物體與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CRC)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運用微生物體至臨床的展望。

于君表示,已有數種促癌細菌被廣泛研究,而于君團隊找到厭氧消化鏈球菌P. anaerobius會促進大腸腫瘤生長,並解析該菌除了促進上皮細胞增殖,也會產生抑制免疫反應的腫瘤微環境。

于君研究也發現宿主癌組織的遺傳型態和微生物體有交互影響,例如組織帶有不同突變,微生物體組成也會不同,或者微生物影響了宿主DNA表觀遺傳的修飾。

關於微生物體的臨床應用,于君介紹,國際上有臨床試驗研究發現糞便移植(FMT)療法,對部分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例如anti-PD-1)耐藥性者,可顯著提高藥物療效。

此外,于君團隊發現嗜熱鏈球菌S.thermophilus和雞乳桿菌L. gallinarum,前者會分泌β-半乳糖苷酶,後者會分泌吲哚-3-乳酸(ILA),而具有抑癌效果。若與有其他抑癌效果的細菌一起作用,更具有疊加效果。

微生物體也可能影響某些藥物的作用,其中,于君團隊篩查出一種芽孢桿菌L. sphaericus,會顯著降解阿斯匹靈,導致藥效降低。同時,微生物體也能成為疾病的生物標記(biomarker),于君團隊研究發現,在CRC的偵測上,其比臨床常用的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FIT)更靈敏。


南洋理工大學黃曦:解析腸躁症、腸道感染 微生物體療法潛力高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李光前醫學院副教授黃曦(Sunny H Wong)分享,微生物體牽涉到大多數的腸胃道疾病,如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和腸胃道感染。

黃曦表示,腸躁症是腸胃科最常遇到的疾病,可能影響20%的人群,患者在腸道方面,會輕度發炎、上皮細胞滲透性增加,且微生物體失衡;在中樞神經方面,會影響情緒控制、疼痛調節、內臟敏感性等神經。腸躁症被認為是一種腸腦互動障礙(Disorders of Gut-Brain Interaction, DGBI)。

有研究指出,健康者、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和腸躁症的腸道微生物體組成不同,腸躁症的微生物體也能再細分為不同亞型,而不同亞型可能是影響腸躁症嚴重度的因素。

關於腸躁症的治療方式,黃曦指出研究顯示,抗生素Rifaximin 可顯著改善患者症狀長達10週以上。另有研究顯示,益生菌能顯著改善症狀和生活品質,但對於焦慮和憂鬱沒有顯著影響。至於糞便移植治療的效果,國際上四個研究則呈現不一致的結果。

黃曦分享,健康腸道的微生物體可防範外來病原菌入侵,稱為定殖抗性(colonization resistance)。長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反而較有可能發生困難梭狀桿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DI),該疾病是醫院中最常見的腸胃道院內感染。

有臨床試驗顯示,糞便移植可治療嚴重CDI患者,且效果比抗生素Fidaxomicin還要更好。目前,已有兩種糞便移植療法進入臨床三期試驗,以及數個微生物體療法進入一、二期試驗。

黃曦認為,微生物體療法還有許多未知的地方,但隨著各式臨床試驗的進行將逐一揭露,他表示看好微生物體療法未來的發展空間。

 

國衛院高承源:剔除dusp6基因可抗腸炎 有望成IBD新世代精準療法
 
國衛院副研究員高承源分享,雙特異性去磷酸酶(dusp6)基因剔除對於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影響,有望成為新一代的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療法。
 
高承源表示,先前團隊發現dusp6基因剔除的小鼠在高脂飲食下吃不胖,不僅具有獨特的抗肥胖菌相外,小鼠的腸道通透性也維持的較好,因此,團隊開始進一步研究dusp6基因與UC的關聯性,發現在使用DSS(dextran sulfate sodium)誘導產生潰瘍性結腸炎的小鼠中,其上皮細胞中的dusp6基因顯著表現量增加,而剔除dusp6基因的小鼠,可改善潰瘍性結腸炎小鼠的體重降低、結腸長度以及疾病狀況。
 
此外,剔除dusp6基因也可增強腸道屏障中細胞緊密度相關的緊密連接(tight junctions)蛋白表現量,降低腸道上皮細胞的通透性,高承源指出,團隊也運用人類結腸腺癌細胞株Caco-2進行試驗,剔除dusp6基因後,Caco-2細胞株的轉錄體(Transcriptome)與蛋白質體(phosphor-proteome)也產生改變,尤其提高了Caco-2細胞株上皮細胞間質轉化(Epithei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生化機制。
 
高承源表示,接著在利用FMT將剔除dusp6基因的小鼠腸道菌相移植到無菌鼠中,以及將剔除dusp6基因的小鼠與野生型小鼠同籠飼養在一起,利用類似天然的FMT方式,均發現可改善小鼠潰瘍性結腸炎。
 
在進行交互分析後,高承源指出,發現6株菌與潰瘍性結腸炎、肥胖最有關連,其中一株菌NHRI-C1-K-H-1-87更是展現高關聯性,進一步在動物試驗中也發現,定植NHRI-C1-K-H-1-87的潰瘍性結腸炎小鼠,可改善發炎、結腸出血情況與腸道縮短情況,未來有望可檢測FMT捐贈者的dusp6基因,成為精準治療方法。


成大吳偉立:解析腸道菌相影響社交機制 找出改善自閉症菌株
 
成大生理所助理教授吳偉立與大家分享,近年來醫藥進步、環境清潔度增加後,感染性疾病降低,但自體免疫疾病與神經性疾病卻增加,因此專注於研究腸道微生物影響大腦與自閉症之間的關聯。
 
吳偉立表示,研究發現特定神經迴路─下視丘-垂體-腎上腺(HPA)軸線,會直接受到腸道細菌影響,與小鼠的社交行為有直接關聯。另外,也發現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能增進小鼠的社交能力表現。
 
吳偉立分享,自從2013年就有研究提出,自閉症小鼠面對其他小鼠時發出的超音波溝通聲音減少,但改善腸道菌相後,可改善社交行為外,也可改善腸道通透性,降低血液裡的4EPS (4苯酚硫酸鹽)。另一項研究也指出,懷孕母鼠若以高脂飲食餵養,幼鼠雖然沒有明顯的代謝疾病,但卻出現社交障礙。
 
吳偉立表示,無菌鼠以及成年時期接受抗生素處理細菌後的老鼠,社交互動行為表現量均較低,遇到壓力時,血液中的壓力賀爾蒙-皮質酮濃度會異常增加。
 
吳偉立團隊進一步切除小鼠腎上腺,或以藥物抑制醣皮質素(glucocorticoid)訊號後,可改善無菌鼠的社交行為,此外,去除醣皮質素受體基因Nr3c1,也同樣可改善抗生素處理後小鼠的社交行為。
 
而若在具有正常腸道菌相的小鼠身上,刺激下視丘室旁核(PVN)中醣皮質素釋放激素神經元,也發現會誘導小鼠產生社交行為障礙。
 
吳偉立表示,團隊運用去除不同種類抗生素組合的方式,發現使用ampicillin、vancomycin、metronidazole抗生素組合的小鼠,其社交行為表現最優異,進一步分析發現,其差異在於一種特定腸道細菌─糞腸球菌,可能透過其代謝產物作用,達到降低壓力賀爾蒙、增加社交行為,證實了腸道細菌調控動物的壓力反應與社交行為。
 
中研院國際事務處處長、生化所研究員孟子青最後結語分享,在前幾年參與微生物體論壇時,許多研究僅呈現現象,還未了解背後機制,但今年陸續發現了許多微生物體影響疾病的分子機制,每年都有突破性的進展,相信未來能有更多相關微生物療法的進展。

 

基因線上報導

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微生物治療腸躁症、癌症、自閉症最新進展

環球生技報導

精準醫療最後一塊拼圖!展望微生物體治療癌症、腸胃道疾病

微生物體X疾病機制解密 有望成發炎性腸道疾病、自閉症新世代解方